綜合專業技術意見所做出的設計構想修正
非常感謝各位老師及同學能夠對本組所列出的五個創意構想提出各種不同角度的專業的專業意見.
本程序根據 G036-專業技術建議 所獲得各種實施技術的可行性評估和配套考慮.
重新整合做出更完善的設計策略考量如下.
生產電動機車而非四輪電動車輛
這個電動車的設計方向是專門針對光陽機車而做出的選擇. 光陽公司是以機車為主的生產企業. 目前已經由電動車的生產能力. 雖然也有三輪沙灘車的技術.
但是距離四輪車輛. 而且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上.
對目前台灣市場的競爭對手三陽公司正為韓國現代車廠的代工. 因此貿然介入四輪車輛的競爭極有可能陷於劣勢.
發展電動機車的必要性
目前雖然台灣電動車市場才剛起步.
但實際上各大機車生產廠都已經具備生產能力.
並有外銷電動機車的業務.
從調查的資料也顯示電動車的發展已經是國際的趨勢.
汽油摩托車卻因為市場成熟飽合. 開發中國家的摩托車技術也在快速提昇. 而預估最龐大的市場中國卻正在執行禁摩的政策 因此摩托車的無法再擴大.
但正在此時. 台灣電動車的市場佔有率仍低.
但規模小型的電動機車公司已經把技術和市場炒熱了. 而且政府提供了獎勵的措施. 對光陽公司而言可以說是一個可以局部替代現有摩托車產品的全新的市場.
不能坐等摩托車市場的衰退.
電動機車與汽油摩托車的市場衝突考量
長期以來台灣的機車消費族群已經習慣於騎乘機車的交通模式. 因此總是用速度和續航能力作為比較標準. 但是現在居住環境生活機能越來越完善. 人們日常的活動範圍往往是在半徑五公里的範圍之內. 就算是橫跨城市. 大眾公共運輸系統也以成功地取代了自用的車輛.
因此電動機車在小區域內代步的功能優於汽油機車. 因此市場已經出現明顯的區隔.
中國供應零組件. 台灣組裝的分工模式有利於量產競爭
光陽公司在中國原先就投資有相當多的生產工廠. 因此可以發揮台灣設計中國時報的優勢. 不但可以有效的取得中國在電動車電池和馬達上的動力組件. 更能夠用中國消費者喜愛台灣品牌的優勢.轉攻在中國快速發展的電動機車市場. 因此發展電動車的政策可以同時兼顧台灣和中國兩大市場的需要.
現有小型電動機車廠的競爭評估
目前台灣小型的電動機車廠缺乏行銷據點. 產能損益平衡過高與運輸的優勢. 很快就會被大廠擊敗.
現對等競爭同業電動機車廠的競爭評估
同等競爭的機車大廠三陽.
( 三陽環宇(廈門)實業有限公司)
雖然和光陽規模相當. 但是三陽公司還受制於汽車的生產和日本本田的技術政策.
及大陸事業布局的有慶洲機械、廈杏摩托、廈門金龍等,
2007年除生產客車為主的廈門金龍外,其餘皆出現虧損,主要原因為基地位於廈門之廈杏摩托離大陸市場距離相對較遠,導致相關運輸成本墊高,因此在價格不具優勢上,對於大陸地區之市場拓展相對不利,因此不管是對中國的市場或是產量的優勢局面都對光陽有利.
其他台灣機車公司的競爭評估
產能不夠高.
不管是市場佔有率或是銷售維修據點都難以擴大. 所以即使進口半成品拉低製造成本. 也難以在銷售端降低成本.
日本電動機車廠的競爭評估
在台的日本摩托車公司都把其電動車的生產據點設在中國.
進口進入臺灣會因關稅缺乏競爭力. 而光陽公司可以獲得中國廠的半成品. 在台灣進行整車組裝. 因此具備台灣市場的競爭優勢.
對電動自行車廠的競爭評估
美利達與捷安特.
擅長自行車架. 應該設法迴避.
而以自己最有優勢的塑膠外殼技術區隔市場
消費市場規模的評估 |
然而根據市場調查結果的研判電動車的使用族群和地點分散. 造成市場萎縮. 這是目前所有電動車所遭遇的困境.
因此必須設計一款車型能夠通用的符合各種不同消費者的需要. 否則難以達成投資的損益平衡點.
設計策略定案
根據以上的策略考量. 制定設計策略如下
擬訂以一組輕量的標準車架為技術核心. 根據消費市場的機能需要和人體工學要求更改其塑膠外殼的造型. 以模組化的設計思考增加生產的機型. 以達成用最低的成本而可以多樣化的優勢.
在電動車市場剛崛起的時機. 搶佔市場的領導地位.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